当前位置: 365wm完美体育 » 团学工作
团学工作
我院暑假“三下乡”实践队调研情况(二)
发布时间:2023-07-13

娄烦分队

7月7日到7月9日,娄烦组队员们继续开展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同学们兵分两路,由八名队员出发前往娄家庄村进行入户访问,其余队员前往城东社区开展绘图工作,大家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圆满完成实践活动。晚上十点,所有成员一起复盘入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沟通技巧,共同商定第二天的工作分工。7月9日,娄家庄村与城东社区工作基本结束。

在访问过程中,同学们按照培训要求,深入了解每家每户的生活状况与实际困难,收集了四十余组居(村)民家庭数据。通过与居(村)民们深入交谈、填写调查问卷,知悉当地政府工作基本情况、国家医疗政策落实以及基本社会保障等情况。“三下乡”活动让队员们对乡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实践中提高深化学习的内容,为强国建设新征程贡献青年力量。

7月10日上午8:30,娄烦组抵达第三个村庄——榆树掌村,在村委会成员的热情招待下,同学们即将展开新一轮工作,预祝同学们的调研圆满成功。

在娄烦实践的这几天,我掌握到了书本上学习不到的技能,按照科学操作和搭档入户调查,对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产生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心性和耐心有了极大的提升,也更加能理解作为行管专业同学身上担负的使命,下乡之旅没有结束,娄烦的故事未完待续……

——娄烦组组长张冬艳心得体会

7月10日,经过五天的忙碌,同学们结束了在南坪村和大栅村的首站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活动。当日,同学们赶到郭道村开展下一站调研。

这五天中,有感动、喜悦,也有沮丧、难过。我们一路跋山涉水地赶来,意外也接踵而来;我们上过高坡、走过小溪,穿梭于狭窄的小路,也被恶狗追着叫;我们头顶酷热,以泡面为午饭,访问两三个小时未进一口水。那样热烈的盛夏和我们也算是青春最难以忘怀的记忆了。

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加油打气,努力追上整个团队的步伐。我们以团队的目标为各小组的目标,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困难。在这场实践中,每一个人都是团队的灵魂支柱,都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当然,除了一路坎坷,我们也有意外收获。

在调研期间,我们偶然接触到了一位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王和镇老兵——陈思进同志。陈思进同志热情地邀请我们,同我们分享他的参战经历,并向我们表达了他对加强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陈思进同志16岁当兵,17岁参加自卫反击战,19岁退伍,23岁进入村委办事。关于“热爱祖国”,陈思进同志是这么讲述的:1979年2月开始打仗,战争持续了28天,他所在的队伍在撤退时遭到埋伏,死伤不少。

陈思进同志讲:他体验过炮弹从头顶上飞过,头发都被烧了的感觉。经历重重困难和障碍,当他成功踏进祖国国土的那一刻,他眼中热泪盈眶。

陈思进同志追忆道:“我们参战那时候每天都要赶路,走一个小时休息10分钟……要挖战壕,一个人一米,挖到手上都全是泡……”后来,因为父亲去世,陈思进同志牵挂成疾。他这样告诉我们:“我死了算是历史,父亲死了什么也不是。”因为牵挂家人,陈思进同志便退伍回家。

陈思进同志退伍后,因自身对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非常关注,所以他回到了家乡。陈思进同志牵挂家人,牵挂家乡,他希望农村可以变得更好!他也指出了一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岁月中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努力把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做得更好!

最后,陈思进同志寄语同学们:“大家要时刻记住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希望同学们从小做起,时刻把廉洁意识存于心中,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谨记“廉以养德,德不存何以为政;洁以修身,身不立何以处世”!

沁源小分队一路奔波,一路成长,看乡村日起日落、同纯朴村民对话、听参战老兵事迹,我们这一路,是红色的渲染,是白色的协调,是彩色的青春!

最后以沁源小分队宋浩拯组长的话来结尾:“进入田野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转变自己的身份,努力理解当地的方言,融入当地。”

希望我们的调研一切顺利,谨以最好的祝福献给青春!

7月6日到9日,我院“三下乡”暑期实践队晋源区分队继续以“调查进万家,聚力现代化”为主题深入实施社会调查。

7月6日,分队主要任务聚焦于完善义井街道一巷社区的分图和核户任务。小队成员在一天时间内跑遍一巷社区大大小小的街道,以耐心、严谨的态度测绘出了精准的图表,并顺利通过审核,为后期随机抽样发放问卷提供了基础与前提。

7月8日与7月9日,小队成员兵分两路,一部分成员聚焦于一巷社区的问卷入户调查,另一部分成员则前往下一个社区——阳光汾河湾进行分图核户与一部分入户调查工作。

在一巷社区的入户调查中,小组成员一开始遇到了不少问题,如被访者拒绝接受访问,访问活动不被居民理解等。在社区书记的沟通协调与督导员、走访员的共同努力下,调研逐渐开始变得顺利起来,居民也对调研活动从抵触态度转为接受认同的态度。经过三天的努力,7月9日晚小队成员圆满顺利完成了一巷社区的调查任务。

在阳光汾河湾的调查活动中,小组成员总结一巷社区的调查经验,熟练掌握了绘图和调查方法,进展比较顺利。社区工作人员还为我们提高样本接触效率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小组成员用两天时间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了分图、核户和部分的调查访问任务,为后期开展深入调研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经过这几天的社会实践,小队成员对工作任务和流程更加熟练,在深入社会了解社情民意的同时也提升了一定的社会调研能力,更收获了可贵的友情,相信在之后的调研过程中小队成员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

数天的访问不长不短,却已经让我们飞速成长。不同于课堂上老师们培训的内容,现实情况更加复杂困难,这使得我们更加深刻了解了社会调查的现状和开展访问的难点、痛点。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组员们通力合作,及时进行进度联系和汇总,每当有同学完成问卷访问,组里的大家都会互相鼓励,良好的合作氛围使我们在工作过程中累并快乐着。在进入小区同网格员与住户交流的过程中,网格员结合过往的工作经验对我们工作流程的优化提出了许多可贵建议,这使得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体验过各项工作流程之后,同学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对接下来的任务充满了信心,相信我们接下来的工作会进行得越来越顺利!

——晋源组组长陈靖然的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效率,加快工作进度,长治组的12名同学兵分两路,一路在瓦窑沟继续入户访问,做好最后的收尾工作,一路在安昌争分夺秒地绘图、入户。

四天半的瓦窑沟调研令人难忘,既充满了辛酸又饱含着感动。一次又一次的拒访,使得队员们的信心备受打击,但也磨练了他们的耐心与勇气,比如在上门被受访者三次拒绝后,他们仍坚持不懈地与之沟通,终于凭借着真诚在第四次完成了访问。同时回族聚集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瓦窑沟社区的书记和网格员的大力支持,网格员们亲自带路,一家一户的敲门、联系、说服、请求。当然,敲开门并不意味着能够完成访问,住户联系不上、住户没有时间、住户坚决拒绝等情况均为入户访问造成了巨大困难。但也遇到很多很热情配合的受访者,晚上八点才下班的马叔叔,劳累一天回到家还没歇息就接受访问到九点半;一见如故的李阿姨,拉着访员唠了三个小时,晚上十一点才结束访问;深深体谅访员的程哥,不仅顺利完成问卷而且热情给予访问员橘子汽水,橘子汽水的清甜,着实甜到了访问员的心窝。最后,在访问员们的辛苦努力下,瓦窑沟社区胜利收官。

安昌绘图工作时沙尘飞扬、坡高路陡,全村处处有小狗,家家有护院狗,烈日炎炎下小分队成员们互帮互助,共同克服困难,经过三天的奋战,安昌七人速通小队完成了绘图工作和二十一份调查问卷,超过了预定计划和预期目标。

在安昌,小分队遇到了特别温暖热情的调解员高叔叔,带我们一家家入户,面对部分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不理解,耐心的帮队员们解释并说明来意寻求支持。在这两天调研中,虽遭遇不解和谩骂,但更多收获到的是温暖和感动,爷爷和队员们一起做饭,宋叔叔看天气炎热坚持给我们冰棒,苗阿姨不停地挽留队员吃晚饭……正是大家的坚持不懈让我们顺利完成了安昌村的任务。

在安昌村村委会的门口,立着“廉”字的醒目标识,“群众明白,干部清白”表达着群众对于干部们的期待,体现了干部对群众的承诺。几天的时光很快结束了,在离别之际,六位同学和老师与调解员高叔叔在门口合影留念。

调研仍是进行时,在完成瓦窑沟和安昌村的工作后,7月10日长治组的同学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了秦家庄和柏后村,开始了如火如荼的绘图工作。

社会是一面很好的镜子,而社会实践就是拿起这面镜子照自己,从而能够更好地重新看清自己。在这次入户调研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一位乐观向上的老爷爷,贫穷和疾病无法将他对生活的热情磨灭,作为六十年代的那些人,淳朴为公的他让我们在一字一句的回答中为之动容,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前进的方向。各组之间的分工配合,互相支持,互相打气,让我们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每一位与我们在一起的访员与老师,都是我们应对一些困难问题时能继续保持信心的坚实后盾。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生活技能,更有那份宝贵的友谊。我相信只要有信心有毅力,珍惜每一次实践的机会,我们都会获得成长,都会羽翼渐丰,终有一天能展翅翱翔社会的蓝天!

——长治组组长张智海的心得体会